农村孩子的就业十字路口:“守土种地”还是“外出打工”?

4.教育住房:保障随迁子女入学,优化公办学校学位供给,推动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提供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

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利好政策,使农村户籍大学生、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化服务,成为真正的“新市民”,使大家的就业更稳、权益更全、生活更便利。

(二)留守乡村创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1.返乡创业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国家和地方给了不少“真金白银”,这一系列的支持主要有:

给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还提供创业补贴、场租补助等,帮你解决创业启动资金问题。

减税:创业时能享受税收优惠,入驻园区还能减免租金和管理费,减轻创业成本。

贷款:帮你联系金融机构,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甚至还能贴息,让你创业资金更充裕。

培训:免费提供创业培训,让你掌握更多创业技能,还能帮你招到合适的人才。

场地:建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给你提供场地,还配套服务,让你创业有地方。

用地:创业需要土地,政府会优先保障,不用担心没地用。

社保:帮你解决社保转移问题,还能享受住房保障政策,让你创业无后顾之忧。

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你创业更省心。

这些政策从资金、税收、金融、培训、服务等多方面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降低了创业门槛和成本,提升了创业成功率。不限于以上政策,各个地区还会有更多更具体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大家可以随时关注自己当地的政府部门官方平台以获取最新政策信息。

2.体制内基层就业政策:

国家也鼓励农村户籍大学生进入体制内基层岗位,用自己所学知识,回到家乡贡献力量、书写青春:

“三支一扶” 计划: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 号)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期满自主择业有政策优惠。比如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可适当加分、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 2 年以上,服务期满后 3 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特岗教师计划: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教师〔2006〕2 号),高校毕业生到地区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聘期 3 年。特岗教师享受政策优惠,如符合条件可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3 年聘期视同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训计划” 要求的 3 年基础教学实践;3 年聘期结束后愿留任的,落实工作岗位,工资纳入财政发放范围,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32 岁的蒋坤大学毕业后返乡成为 “农创客” 的故事:2011 年,蒋坤从西南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积累了相关工作经验,2013 年回到家乡重庆潼南区玉溪镇青石村创业,流转 140 亩土地发展农业采摘园。创业初期面临诸多困难,如产量价格不理想、资金短缺等,但他没有放弃。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参加创业培训,蒋坤不断改进经营。他建立苗圃基地,引进新品种试验,打造特色农业园,还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2019 年,他设计的农耕体验课程在创业大赛中获奖。如今,果园年收益超百万,带动 30 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 8 人,还带动当地百姓发展种植产业,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无论是留村派还是进城派,农村孩子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返乡种地可以享受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城打工虽然收入较高,但也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农村孩子需要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返乡创业还是进城奋斗,国家政策法规已为农村青年铺好“双保险”。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今日话题:你认为农村孩子应该选择返乡种地还是进城打工?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